澳门威尼克斯人·(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请输入关键字

抗击“非瘟” | “高危”之下 ,坚守以待!

时间:2019-06-19 作者:卢厚壮

       全国首例“非瘟”爆发后,有人愁眉不展 ,有人研究着行业的何去何从……就在养猪圈人心惶惶时 ,澳门威尼克斯人万宁礼纪猪场场长张银平早已带着他的小伙伴 ,开始投入“战斗” 。如此快速反应,不仅是这位老场长二十年的从业经验使然,也因为周边的“高危”环境 。

       澳门威尼克斯人万宁礼纪猪场周边散户多 ,且大多缺乏防疫防控意识 。对猪只健康 、生长环境等并无规范化管理,更别论非常时期的防疫防控措施。该些散户点离礼纪猪场最近的仅50米 ,如若其猪只受感染,极大可能通过蚊虫 、老鼠、飞鸟等途径将病毒带进礼纪猪场。于礼纪猪场而言,这样的“邻居” ,实为“高危” 。

       “养猪是一辈子的事业 ,即便困难重重,也要迎难而上 。”面对“高危” ,礼纪猪场场长张银平坚定处之 。早在公司决定封场前 ,张银平便已率先拉起了“警戒线”——场站人员非必要不外出 ;外来人员物资必须消毒;摒弃地表水 ,使用自来水 ,引入水塔 ,消毒后再供生产生活用水 ;统一安排灭鼠;场内进行严格分区,跨区操作需严格消毒……

       “防控中 ,难度最大的是对人的管理 ,尤其在防疫的初期。”谈及非常时期对人的管理 ,张银平表示 ,他的不二法门就是以身作则 。非常时期 ,工作量的增加可想而知 :消毒次数的增加 、巡栏次数的增加 、流程工序的复杂等等。但每次消毒、每处消毒,张银平必定到场 ,保证消毒的全面到位;巡栏时 ,他总是第一个到 ,最后一个离开 ;无论多复杂的流程 ,哪怕从生产区跨出 ,再折返生产区 ,前后即便只有五分钟,他也按照流程 ,重新层层消毒……“从防疫开始,老场长的每天都是工作日 ,连续好几个月都没有调休了 。”场里同事说道。据了解 ,除非生病 ,场里同事也基本不请假,责任意识也随着工作流程的熟络不断提升 。笔者相信,能在非常时期很好的做到“攘外安内” ,使礼纪猪场在“高危”中依然坚挺 ,离不开这位老场长的以身作则,以及他对“规矩”一以贯之的坚守。

张银平手摇启动柴油消毒机 ,预备给路面环境进行消毒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拥有二十年养猪经验的张银平,在防疫防控上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不仅体现在他早早谋划,展开“抗瘟战斗” ,还有他根据场周实际,预见性地提出“转料方案” ,先于其他各场站提出 ,而后也被列入公司防疫防控举措的重要环节。

       转料 ,即转运饲料 。从前 ,饲料运送车辆直接进场 ,饲料直接卸入仓库 ,而后直接投喂。转料方案 ,将“直接”全部去掉 ,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繁琐,却也十分必要的消毒流程——

       考虑到运送饲料的车辆 ,非专车专场专运,以及沿途可能被病毒附着,因此 ,张银平的转料方案 ,设定多重消毒 。饲料未到 ,先对场门前的道路进行刷白消毒 ,同时对存储饲料的仓库消毒;饲料到后 ,车辆先停在设定的中转站消毒 ,同时用柠檬酸或烧碱喷洒饲料包消毒 ,为保证消毒的有效性 ,车辆还需静置0.5-1小时;随后进行人工转料,将饲料从运送车转到场区专用的拖拉机 ,运回仓库 ;运至仓库 ,人工卸货 ,再通过熏蒸 、紫外线等流程对饲料进行二次 、三次消毒 ;最后根据猪舍用料 ,人工搬料投喂。

饲料仓库准备进行熏蒸消毒


       “方案实行初期 ,许多员工不能理解 ,觉得太过复杂 ,认为是否有必要 。其实同事们的心情和想法我可以理解,但非常时期,必须执行 。还是那句 :以身作则吧!”采访时 ,张银平说道。刷白地面时 ,他和同事们一样 ,往往头顶烈日;转运 、卸货时,都是人工操作 ,30吨一车的饲料,多次搬运,他和同事们一样,总是汗流浃背干到最后 。一包饲料 ,三次中转,三次消毒——对流程的概括虽只三言两语,但这其中的付出和辛苦 ,可想而知 。每每谈起这位老场长 ,场里的同事皆是敬重以待 ,公司的领导亦总是赞誉有加。

       采访末了 ,张银平说 :“守民生大业不容易 ,我只是做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恰是滴水汇入 ,方有大河滔滔 ,恰是星火点点,才有燎原之势。“高危”之下 ,张银平反应以快 ,待之以坚 ,以身作则 ,坚守他的“战场”,在守民生大业、护百姓生活的道路上 ,不断奉献着自己的星光和微热 。

澳门威尼克斯人